【對抗濕疹】秋冬轉季濕疹護理5招 中醫師教煲滋陰清潤湯水【內附食譜】
發布時間: 2020/11/05 16:01
最後更新: 2020/11/30 13:26
秋風起,又是濕疹發作的季節。這種天氣易令皮膚乾燥,皮脂腺的分泌也會減少,皮膚少了油脂的保護,更容易令患者出現乾癢症狀。在中醫的理論上看,除了要懂得如何保濕皮膚外,學懂調理體質都是重要的。
註冊中醫師李廣冀表示,濕疹是一種反覆的皮膚乾燥、痕癢、皮損的皮膚病,一旦發作,皮膚出現痕癢、紅腫、出疹,嚴重者更會出血點等,確是一種令人相當困擾的病患。
1.潤膚膏的選擇
李醫師說,輕度的濕疹患者,基本上平日只要做好潤膚和護膚步驟便可。至於潤膚膏的性質,則要視乎自己的皮膚狀態,但他都建議不妨選用些含半油半水成分的潤膚乳,好處是搽後不會太黏膩,早晚各塗一次,如某些身體部位在搽過後,仍是覺得太乾,便可再輕輕添補。
若然是採用一些油性較重的潤膚膏,例如椰子油、紫雲膏、馬油等,則宜夜間時搽,因為這些膏的鎖水功效佳,不用經常補搽。他補充要先看看這些潤膚膏的成分,有否化學添加劑,因這些都有可能導致皮膚敏感,觸發濕疹發作。
對於嚴重濕疹患者(即皮膚龜裂、有血點, 甚或有血水滲出)都不適宜搽任何潤膚膏,他提到雖然選用的潤膚膏沒有化學添加劑,但當中的成分可能有薄荷、香料、樟腦等成分,都會刺激到濕疹的傷口,令到濕疹惡化。當然好嚴重的話,一定要求醫,對症下藥。
2.睡眠時間的配合
在中醫角度,要改善體質來對付濕疹,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會是重要因素。李醫師建議,要注意不過度疲勞及不夜睡,「夜睡容易打亂人體生理時鐘,耗損津液,加重陰虛情形,使人肝火盛,容易暴躁。」
他所指的夜睡,就是超過晚上11時還未就寢為之夜,晚上11時至凌晨3時為身體走肝、膽經時段,若此時進入深層睡眠,能幫助養好肝膽增進睡眠品質,同時也能幫助養血。
他解釋,津液是人體身上各種體液的總稱,包括臟腑組織內的體液、胃液、腸液、淚液等。當步入老年(尤其更年期之後)、熬夜、睡眠不足,或者平常飲水量少、嗜吃辛辣炸烤食物等,都會造成體內津液流失,形成中醫所說的「陰虛」表現,當水不足身體就容易生火,故陰虛生內熱,身體就會出現上火的反應,如口乾、嘴爛、便秘等,皮膚也會出現黑色素、斑點沉積,當然亦會傷害皮膚。
3.補充水份及清潤湯水
想要緩解陰虛,就要懂得滋陰,即是要深層地為身體補水,除了多喝水外,每天多吃一些合宜的水果也佳,如時令的雪梨,它既可補足水份,亦能幫助消化,有利尿通便和解熱作用,或者蘋果都是正氣之果。
在轉季後,李醫師建議大家宜在家煲一些家常湯水作滋潤皮膚用途,例如既清甜又潤肺的蘋果雪梨雪耳湯。
蘋果雪梨雪耳湯(2-3人分量)
材料:蘋果1個、雪梨1個;蓮子、百合、雪耳各1両;南北杏3錢、蜜棗2粒、無花果6粒,瘦肉6両。(想更清甜些的話,加粟米亦佳。)
做法:先將雪耳浸洗,待發開後,剪去蒂部;蘋果及雪梨洗淨後,切去芯部;蓮子、百合、南北杏、蜜棗、無花果洗淨;瘦肉洗淨汆水。在煲內注入適量清水,約煲2小時左右便成。
4.過度曝曬或洗澡水過熱易誘發
李醫師又提及患者應注意的一些日常小習慣,例如曬太陽要適可而止或盡量避免,因長時間曬太陽會刺激皮膚,引起症狀加重。洗澡水亦不宜過熱,會加劇濕疹爆發,水溫最好在攝氏37至38度。
另外要常保持情緒平和,「立秋後,日照時間開始變短,人的情緒難免消沉低落。而且總覺得渾身沒勁,老是睡不夠,都是常見現象。所以保持盡量作息定時,適度運動的良好習慣,無論對情緒和皮膚都有好處。」
5.嗜膩辣或招脫髮及頭屑
此外,他提到入秋後,很多人會出現大量脫髮現象。他解釋這是一種季節性的自然生理現象,是由氣候變得乾燥,頭髮的皮脂腺分泌減少,導致毛囊萎縮,所以,頭髮很容易出現乾枯或者是掉落的情況。
他指出,如果加上好吃肥膩及辛辣者,會因攝取過量的油脂性食物,使得皮脂腺分泌過於旺盛而阻塞,亦會造成脂溢性脫髮情況。這是又會有可能產生另一現象,就是頭皮。因為頭屑和真菌有關,而頭皮分泌的油脂就是真菌的營養來源,真菌分解油脂產生酸性物,酸性物刺激頭皮產生頭痕。
李醫師說,這是一個周期性的循環,卻並不僅是濕疹患者才有,只是他們較容易因着這些自然的生理現象而有機會誘發內在的濕疹。
記者:郭秀芳